《流浪地球》自2月5日上映以来,就广获观众好评,它气势恢弘的末日场景与细腻动人的真挚情感一直是观众热议的焦点,截止2月28日《流浪地球》上映23天,票房累计44.5亿。3月1日电影《流浪地球》发布视效特辑,从震撼场景入手,从零开始一步步还原特效画面,揭秘《流浪地球》的特效完成过程。
从世界观落实科幻本土化 细分场景尽显电影工业水准
“我们电影中的世界是发生在大概五六十年以后的世界。”开篇的第一句,导演便点出了《流浪地球》的世界观架构。除去原著的基本设定外,电影《流浪地球》中的世界距离现在并不是很远,在电影中不管是科技还是生活都是尽量地贴近现在,让人有真实感。即使一些前所未见的场景,包括地下城、冰封地表、发动机等也更加地贴近现实生活,让人更加地感同身受,更加认同这个故事。
为了更好地完成特效部分,电影《流浪地球》将特效场景分成了几个板块,分别是地下城部分、地表部分、发动机部分、太空部分,针对每个板块分别采取不同的设计处理。在地下城部分尽量地还原现实生活,几乎与现在相差无几。地表部分,因为大部分地表都是被冰封,所以大部分地名都采取真实的地名,同时采用当下的城市建筑与大家产生情感勾连。而在太空场景中,则与其他部分拉开差距,尽量展现未来的科技部分,让太空场景提供给大众常识中科幻片的质感,提高电影科幻片气质。这样的划分有助于特效制作的规范化,同样模块式的管理正是电影工业水平的体现。
中国科幻电影正在起步 不断尝试才能交出满意的答卷
电影《流浪地球》中许多场景、奇观比如发动机、经过木星时的地球等,在现实生活中几乎很难看见,那这些场景的呈现就需要特效团队和美术团队根据科学规律,不停的尝试、不停地改进,直到最终完成,在采访中导演郭帆 也曾经提到:“有许多特效镜头修改次数突破了一百次,有个镜头甚至修改了249次才最后完成,差一次就250了。”虽然导演采访时回答的比较轻松幽默,但修改次数却真实的体现了特效团队的辛苦,正是因为有这些辛苦的过程,特效团队才能对观众交出《流浪地球》这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我希望你们能够看到,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慢慢地成长”这是郭帆导演在视效特辑最后提到的话语。就像中国科幻电影一样,视效特辑展现的是《流浪地球》制作过程中的摸索,是一个摇篮中的孩子从零开始地成长过程。中国科幻电影之路才刚刚开始,《流浪地球》也仅仅是个起点,大家一起进步成长,期待中国科幻电影出现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