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集剧情:英雄诀第34集
徐妙云乃将门之女,从小熟读兵书,她展开地形图,仔细观研,发现朝廷并非无力阻挡燕军,只是调度配合不当。红杏给娘娘拿来水果,笑称如果娘娘挂帅,一定会与燕王打得难解难分。两人正聊着,皇上忽然来了,徐妙云忙将地图收起去琴房见皇上。
朱允炆忧心如焚,如今他已站到悬崖边上,满朝文武没有一个能替他分忧的。徐妙云感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提醒他现在不能一味怀仁,太过软弱。朱允炆误会了她的意思,认为在她心里自己到底不如燕王。好好的一个江山到了他的手里怎么就成了这个模样,难道他真的做错了吗?红杏请他品尝碧螺春,引起他强烈的反应,满口悲观、绝望之词,激动处险些晕眩,徐妙云和红杏急忙扶住他。
朱允炆坐下缓了缓,徐妙云心里实在心疼他,将自己阻挡燕军的计策告诉了他。
朝廷忽然派兵攻打北平,燕王妃不知这围魏救赵之计出自哪位高人之手,她担心朝廷会从背后袭击燕王。
徐妙云依然纠结,不是帮燕王就是帮皇上,自己身为大明的皇太妃怎么能帮一个逆臣,就是父亲泉下有知也不会答应的。虽然皇上软弱无能,但他宅心仁厚,不懂世间险恶,又对她依赖,她怎么忍心伤害他。
皇后深夜来访毓秀宫,为绑架之事向太妃道歉,听说太妃混战中受了伤,特意送来补品。
燕王收到消息,山东河北兵马正围攻北平,道衍担心,北平一旦失守,那些还在观望的勤王军就会闻风而动,燕军孤军深入没有增援,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四面楚歌之中。朱棣没想到朱允炆还有这一手,北平不能丢,只能分兵增援,明知这是兵家之大忌,情势所迫只能出此下策。道衍主动请缨,他提出一个要求,燕王破城之时一定不要杀方孝孺,他乃有学行之人,杀了他就会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朱棣答应道衍,不仅不会杀方孝孺还要重用他。
围魏救赵之计解了京师之急,如果各地勤王军趁这个时候汇集京师,京师可保无虞。方孝孺问是哪位将军出此良计,朱允炆笑而不答。
道衍游说围攻北平的各路将军,在他的巧舌如簧下,所有人都对北平围而不攻。朱允炆苦恼,将情况告知姨娘,徐妙云又出釜底抽薪之计。
定国公作为钦差来到北平巡查,看到围城军队军纪涣散,将士们无所事事,根本无心攻城。定国公只身进入北平城来到燕王府,他让留守北平的外甥朱高炽接密旨。高炽不肯拆开密旨,定国公给他背了出来,皇上撤免燕王爵位由朱高炽即日承嗣。朱高炽拒绝接受爵位,定国公反复劝说外甥,燕王素喜最像自己的高煦,且高煦随父征战,还救过父王的命,让他为自己的将来着想。舅舅的一番话让朱高炽陷入沉思。
朱高炽明白,今天的事凶险至极,稍有不慎他将死无葬身之地,这份密诏就像一块烫手的山芋让他不知如何处置。正在烦恼,道衍来了,他急忙将密诏压在书下,不小心漏出一个边,被道衍瞧见了。
道衍飞鸽传书,告知燕王定国公见朱高炽一事,并且高炽向他和燕王妃隐瞒了此事。高炽竟然私下里和朝廷联系,朱棣十分生气,朱高煦趁机向父王中伤大哥,并且说大哥与皇上从小一起长大,感情非同一般,怕皇上对大哥恩威并施,加上大舅从中作梗,怕大哥把持不住,提醒父王小心防范。朱棣觉得他的怀疑不无道理,难道高炽真的会把北平拱手送给朱允炆?
看到四哥为了得到这个天下,叔侄反目,甚至有可能父子相残,章犀犀不相信拿下京师后四哥会分一半天下给宁王,想退出战争返回大宁。宁王却打算得到整个天下,自己手握重兵且足智多谋,同为先皇皇子,不比四哥差。在他的劝说下,犀犀决定留下帮他。
朱棣一方面相信高炽不会背叛自己,其中一定有隐情,另一方面又觉得高煦说的也不是没有可能。保北平还是保高炽,两者都是他的心头肉,燕王陷入两难。再三取舍,燕王提笔给道衍回信,如发现高炽有异动,即行拘杀之,朱棣最后割舍的是亲情。
高炽把密诏交给母亲,燕王妃知道这是朝廷的离间之计,幸亏儿子机智,从大舅口里知道了密诏内容,没有拆开,否则这祸可就大了。她知道燕王早晚会知道密诏的事,只怕高炽会有杀身之祸,当务之急先要消除燕王对高炽的疑虑,她让儿子明天带着密诏押着定国公一起去找燕王。
朱允炆亲驾水师都督府,命兵部侍郎水师总都督陈植去策反已归顺燕王的陈亨将军,陈植写了密信劝说陈亨,朱允炆也亲笔写下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