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集剧情
黎子游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想来想去,觉得应该先弄清情况。于是,有一天他知道汪诗萍不在社区,就来社区见了一次夏志远。黎子游不认识夏志远,只知道他是社区的,就向他询问汪诗萍的恋人是谁。夏志远默默审视着黎子游,然后十分宁静地告诉他,汪诗萍的恋人刚从国外回来。黎子游说她可能还有另外一个恋人,夏志远说她只有一个恋人。黎子游把听来的情况说给母亲听,误导黎凤珍作了乐观的猜测。她说汪诗萍可能对她还有积怨,所以才故意那样说。黎子游认为母亲的猜测有些道理,于是,母子俩又燃起希望。社区小洋楼前燃放了一挂鞭炮,表示小洋楼正式投入使用了。小洋楼里面设施很齐全,有警务室、医务室、健身房、演唱室、棋牌室、图书室、音像室、办公室……林林总总一应俱全。居民们欢欣鼓舞,围住小洋楼久久不肯离去。面对全市范围内一次性建起的200座小洋楼,孙教授做了理论上的概括。他说,从认识意义而言,这应该看作社区建设的又一个里程碑。它体现了党和政府的亲民态度和服务力度,从政权角度解决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思想认识问题。简言之,这200座小洋楼就是一个亲民、爱民宣言。汪诗萍从老家回来了,她先去学校看望小悦。她心里清楚,见到小悦也就见到了夏志远。小悦还没放学,汪诗萍与夏志远便有了一点说话的时间。夏志远说话变得客气起来,可汪诗萍听来比骂她还难受。汪诗萍还是希望夏志远听她解释,夏志远却不接她的话题。夏志远说他看到了黎子游,很有文化,很有修养,与汪诗萍是天生的一对,地设的一双。小悦走出校门时,夏志远默默等候小悦与汪诗萍寒暄几句,然后领着孩子走了。夏志远和小悦突然消失了。夏志远临行前给汪诗萍留下一封信,大意是:他希望汪诗萍过得好,不希望她为了报恩而牺牲黎子游的情感。她劝汪诗萍忘了他,然后无牵无挂地迎接一个美好的家庭。谢保芳听说了夏志远搬走的消息,认为是黎子游挤走了夏志远。谢保芳对这种抢情之事恨之入骨,便找到黎子游把他挖苦了一顿。她说黎子游是个男杨桂花,尽做不道德的抢情之事。黎子游不知道杨桂花为何许人,更不理解抢情是个什么概念,谢何芳便进一步挖苦说,你这书白念了,连个字眼儿都弄不懂。黎子游找汪诗萍核实,确认夏志远已经搬走。不过汪诗萍告诉他:不管夏志远和小悦搬到哪,她都会找到他们。黎子游把夏志远离开的消息告诉了黎凤珍,黎凤珍十分兴奋,认为这是个好兆头。她还出主意,让儿子暂时先到社区干一段时间,也好多多接触汪诗萍,让她早点消气。黎子游采纳了黎凤珍的建议,便找汪诗萍谈了自己的想法,希望顶替夏志远的位置,帮她做点事。汪诗萍说这不关她的事了,她已经在另一个社区通过了选举,马上就要走了。黎子游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汪诗萍说:为了让夏志远知道,我在躲着你。汪诗萍马上躲开了黎子游,到新社区上班了。新社区名字挺好听,叫大业。大业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居民大多数是由远郊迁来的农民,搬迁的原因是国家征用土地修机场。大业社区规划比较现代,有大片的绿地,各项设施也比较齐全。社区的办公用房是200座小洋楼之一,条件自然优越。汪诗萍有两位副手,一位是原来的村妇女主任米香,另一位是退休小学教师宋大姐。农民改变了身分,却改不了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所以,汪诗萍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农民适应城市生活。汪诗萍带着两名副手走访居民,第一天就遇到很多新鲜事:刚走到一栋楼前,冷不防从楼上倒下一堆垃圾,弄了三个人一身;走进楼道,看见了好几个鸡笼子,笼子里还有大公鸡,据说每天早晨都能听到嘹亮的鸡鸣声;走进一户人家,一位老人正指挥两个小伙子搭火坑,烟囱由窗子伸了出去;一妇女在阳台上摆弄酱缸,把酱里的蛆虫用筷子夹出来往外甩,甩在楼下晾着的被子上;更有甚者,米香的爷爷老米仓竟铲了草坪种茄子,他还说城里人真操蛋,愣是不知道爱惜土地,这好好的土地荒成这样岂不白瞎?汪诗萍首先开展一场楼道革命,清理鸡笼子。米香的奶奶米老太太视鸡笼子为传家宝,扯住汪诗萍的袖子求情,说公鸡不打鸣她睡不实。王诗萍说你睡不实却影响邻居呀,米老太太说邻居也习惯了,然后又找来邻居帮着说情。汪诗萍就是不进盐酱,米老太太见不动硬的不行了,竟一屁股坐在了鸡笼子上——王诗萍的楼道革命遇到挫折。